在技術分析領域中,《甘氏理論》( William Delbert Gann 1878-1955 ),
因中國股市的興起,今成為世界流通最大、卻仍是最神秘而迷人的理論。
甘氏的著作早在50年代末就已停傳,直至70年代,甘氏著述才又傳世。可惜除了原來的著作,他大多數的手稿和教材遺作,後來的出版者及學習者,並沒有辦法去做整體的說明和闡釋。於是我們在學習甘氏理論時,往往有轉接不上的困境, 和其他的技術分析理論比較,因而有著神秘與詮釋不完整的感覺,學習起來顯得艱澀許多,以致半個多世紀以來,眾多的技術分析研究者,及一般市場投資人, 欲探甘氏曼妙的殿堂而辛苦異常,更因研習費用奇高,比較市場上一些流通面較廣,隨處可得的技術分析課程,甘氏的東西一直是屬於高價位的等級。
在1930年代,甘氏的普通課程就要收費1500美元以上;至於更深入的研討會, 單次研習費用更高達5000美元,即使是現在這也是一筆驚人的金額。因為這樣傳統的延續,要學習甘氏的技術分析,學費向來都不便宜,然而還是有許多人趨之若鶩, 實是因為, 就以目前我們已知的範疇, 其時間與價位推算之奧妙、預測之準確, 已讓有心探索之人深深著迷。
一世紀以來,技術分析史上最廣為傳頌的實戰表現,是在1909年10月,在20年代初期一份很權威的金融雜誌《報價與投資》,派出幾位代表,為甘氏神奇的操作方式作實際專訪,這次採訪長達一個月,由記者全程監看。在這25個交易日中,甘氏總共進行了286次的交易,其中有264次是賺錢的,只有22次損失, 勝率竟達92%。交易的資金,增長近1000%,這簡直像神話。
看更多
隱藏